2021.11.22
我依稀還記得十年前開始在FB上書寫的心情,應該是當時的瑞士老闆到上海,我們連開了幾天的會,我望向窗外,看到隔壁棟的水泥磚牆與窗櫺,窗邊還堆疊了幾個美容院的假人頭。當時的我想跟人講講話,沒有對象,所以就開始書寫,用臉書跟臉友講話。
書寫與講話一樣,都是希望有人聽到,「不然開個檔案打在電腦裡存起來就好了」,很多人這樣說。但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裡卻對於流量感到厭煩的我,想要用一個半公開卻又半隱瞞的方式書寫,於是開了這個部落格。
(講「部落格」這詞,感覺也有點老派了,現在的社交媒體已經推陳出新,多以影像代替文字溝通。當然現在所謂的部落格是為了SEO所建⋯⋯,哎又講到討厭的流量了)
選在這時候重啟書寫,是刻意也是剛好。十年前,整整十年前,我寫下第一篇,只是因為戶外的陽光與會議室裡瑞士老闆的德文,這陣子每每讀到臉書的動態回顧,便在構思是否十年後可以開始重新把這十年或不僅限於這十年的故事講一講;十年後,中年生活有老婆有貓,一切靜好,然而職涯面臨未知,有甜蜜也有惶恐,跟十年前的恍恍然有不同也有類似,這或許是記錄下來的好時機。
會用「對倒」作為部落格標題,主要當然是對劉以鬯的致敬,也是十年前與十年後的一個相互映照。就把這當作一個開始吧,十年後一個新的開始。生命會往哪裡走呢?我很好奇,不安,也期待。
2011.11.22
突然在這樣的午後,我想起巴嗇這個小城市。大概是從窗戶曬進的陽光和微涼的天氣,讓我想起三年半前的那十天。緩慢的日子,傍晚就站在廚房培羅拉塔聊天煮飯,等待鐵人回家,每當他進門,我都覺得自己應該也要向羅拉塔一樣,給他個擁抱或是窩在他懷裡撒撒嬌似的。這大概類似寵物的心情吧。
飯後我們會去散步,他們夫妻手牽手,我一個人搖頭晃腦。沿著萊茵河走,沿著忘記名字的路,沿著公園的草皮,沿著滿佈藥廠旗子的街道。旅行的時候我總是在走路。白天的時候當然還是一個人走,逛菜市場、跳蚤市場、超級市場,逛小店。我當時很想要買一個火車模型店裡的模型,但不是火車,而是一個高舉著"I love you"的招牌的小人偶。買了你要送給誰?我跟羅拉塔說了以後,她這樣回我。好問題。我想。
我開始留鬍子,三四天以後開始有點扎扎的,像是沒把臉洗乾淨那樣,一層淡淡的污。又隔了兩週後回到台灣,才把鬍子全刮了,那又是另一個故事。其實那沒有故事,只是一個事件,但我總覺得故事聽起來比較有感覺。
在那邊我認識了另一對夫妻,我們一伙人,兩對夫妻和一個單身男性,一起去爬山。我們以很便宜的價格住進了滑雪小屋。我們白天爬山健行,晚上煮飯、看電視、玩桌上遊戲。看電視時無論轉到哪一臺,只要播好萊塢電影,我看一個鏡頭就知道電影的名稱和主角與情節。大家好驚訝,我好驕傲。那是那趟旅程中我最榮耀的時光。
有幾天下著小雨,有幾天晴。有一天我去了蘇黎世,因為太無聊所以坐在湖邊看書等火車,有一天我整天待在家裡上網,半夜還寫了一篇長長的關於一個香港女生在台北最後一晚的文章。
在山上時我想著一個女孩子,當車子繞著山路轉,我的思念也跟著這樣繞著繞著。那是我長久以來第一次這般厚重甚至帶著點疼痛的想念著某個人,之後再也沒有了。這樣將可能對某些人有點抱歉,對不起但我也沒有辦法。
就在這樣的午後,我想起了巴嗇這個小城市還有那個旅行。大概是因為瑞士老闆的信還有帶著德文腔調的英文,還有因為天氣。突然發現除了謝謝我一句德文也不會說,不過我想這不會是重點。
留言
張貼留言